致敬这个丹麦愣小子

L回老家,还要请吃吃请,大好天气,我出去晃晃吧。有个江南水泥厂小时候就听说过,一直想去,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方舟,还遗留不少民国建筑。

乘地铁2号线,路上常师傅发老爷子视频,能一问一答了,眼睛也在勉力睁开。在仙林校区站出来,滴滴21元到厂门口,太熟悉的两排梧桐树,门卫指点: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右手就是一栋栋或者单独或者双拼或者集体宿舍或者学校的低层房子,工人们正在修缮。

很多还住着居民,晒衣服晒被子的,有一户特别亮眼,庭前种了十几盆郁金香。再过去就是有名气的小黄楼,和一尊铜像,T:是创始人?我也糊里糊涂,问路边师傅窄轨铁路呢?手一挥:那边原来有十几米,走歪歪车的,被这些工人糊上水泥了。现在厂里还生产吗?说全停了,包括小野田。

进不去了,回头,在厂门口碰到两个姑娘,问我小教堂在哪里?还有小教堂?艾玛来不及了,滴滴到。T:你在龙潭?是哦,是茆叔叔老家,好多亲戚都住那里,小二子腊梅小杏子还有永华。仙林校区站后面有两排店叫南大和园,进“食其味”点了朝日啤酒、芝士牛肉咖喱饭、土豆饼、温泉蛋、泡菜,对面的女老师真不见外:你这个是西红柿?搛给我一点尝尝?辣~

回来扒拉,幸亏南大历史系高教授和中国青年报驻南京袁记者锲而不舍,历经数年国内国外跑,把这尊铜像搞清楚了,是当时任代理厂长的丹麦人辛德贝格。这个愣小子1911年出生,从小不安分,14岁离家出走,17岁闯天下。当过海军,做过法国外籍军团的雇佣兵,1934年他登上一艘从旧金山开往上海的轮船,做了船员。辛德贝格文化水平不高,年轻气盛,爱打抱不平,结果船还没到上海,他便被关了起来。

到上海后曾在华懋饭店做前台接待员,1937年年中,辛德贝格回美国,却在当年11月份又回到了上海,并加入了租界议事会组织的万国军团。年底上海沦陷,日军开始向南京方向进攻,此时江南水泥厂刚刚安装设备完毕,点火试车成功。这是当时亚洲产量最大的水泥厂,因设备来自丹麦且还有尾款未结,史密斯公司就派去了辛德贝格,和德国人卡尔京特共同护厂。

一行到达江南水泥厂的当天,日军的飞机空袭了南京西华门,下午3时,日军占领了句容至南京途中的索野镇,据南京城仅14公里。两人到厂后,立即请附近的王裁缝连夜赶制了德国和丹麦的国旗,并在厂房的屋顶上用油漆刷了一面约1350平方米大的巨型丹麦国旗,以防日军飞机轰炸。

在南京最血腥的时期,这里成为附近村庄和越来越多涌入难民的保护地,庇佑了近2万人。厂里盖了大片芦席棚,还藏过中国士兵,并经常开车给拉贝他们送食物。辛德贝格不但用文字记录下日军的暴行,还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约翰马吉牧师请到水泥厂。马吉拍摄的4盘胶片、共105分钟的镜头是迄今为止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惟一的活动影像资料,其中就有一组“栖霞山之行”。

辛德贝格在南京只有短短106天,而卡尔京特直到解放初才离开,可是醒目处却立着这个楞小子的铜像,还有被救老兵拿着有他照片的报纸。太个性了,据说在一次争吵中竟用武器威胁了京特,于是史密斯公司多给了辛德贝格一月的工资解雇了他。

晚吃银耳莲子红枣羹,李师傅问老爷子怎么样?转常师傅拍的视频,女儿陪他在玄武湖,说这么多年第一次出来玩玩。做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