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牡丹亭》

中午炖了土豆牛肋条,炒牛心包菜和紫菜苔。做小青龙的嘴巴,需要熨烫,找出来早就买好的小熨斗和烫垫。上年纪了,对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就战战兢兢,其实,简单。

继续看“1923”,放羊的放牛的为生存而战,很残酷。晚HH约了在南博小剧场看《牡丹亭》,我和T加上同学ZL四人,汇合后进去。没想到人挺多,而且票很难抢,HH打招呼,领我们直接到了前面第3排。

琵琶胡琴笛子声起,就飘起来了,享受。虽然是传承版都是年轻人,也令人赞叹和敬佩,幸亏他们,优秀的传统得以保留下来。几百年前的词语生涩隐晦,念唱皆不容易,还都被翻译成英文。用HH的话说,越剧3年、京剧6年、昆剧9年方可登台,得沉下心来。就说呢,李沁作为昆曲的传承人,国家培养她9年,还是进了娱乐圈。

上次听昆曲还是2018年,在杨公井演艺集团买个票,然后去兰苑剧场听的折子戏。是原来江宁府学旧址,曾经时常跟着柏舅舅去省昆座谈和听戏,黑漆嘛唔还拍了不少照片。

没想到老班长HH很文艺,喜欢听戏,最后杜丽娘穿着红披风出来说很感动。而且关照有想看的节目就告诉她,几个人出来看看日程多半是锡剧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