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约K歌:就在珠江路~好,9点半到“温莎”,这幢金碧辉煌杵在路口的大厦,我以为是“公主”窝子,却发现是“夕阳红”窝子。南京KTV天花板,50岁以上办个卡大包不到200就能唱9小时,还碰到邻居经常引吭高歌的老桂。太好玩了,大妈大叔围着前台七嘴八舌,自己翻预约短信翻不出来或者记不得卡号,还要抱怨,小姑娘翻白眼:不是我慢,是你们太捉急。
有十多年没K歌了,此风盛于90年代末00年代初,特别是出差时。晚饭后桌椅一推,就在食堂唱“爱江山更爱美人”;招聘结束一口气唱3个小时,喉咙都唱哑了;在钓鱼台,被夸“人说山西好风光”唱的很好;声嘶力竭飙高音,南通黄科长指点唱的时候喉咙要放松;唱“小城故事多”,隔壁包间老外跑来录像;唱“历史的天空”,领导点头媲美原唱可以列为拿手必唱曲;和风险部同事唱“摇太阳”,手舞足蹈嗨上天;老王请吃梅里竹虎,全家合唱“绿岛小夜曲”和“我的中国心”;最后是08年了,跟几个娃去大行宫唱的HY首次亮相。
JY介绍,我们这个包间有前法官前海通证券办公室主任前注册会计师,差不多都同龄嘛。她唱了“西海情歌”和“那一天”,相当棒,所以要上课要学要听要练。其他人唱的也不错,但互相不熟悉,我11点样子就开溜了,还来得及去个浡泥国王墓。糗了,从天隆寺出来滴滴到大门口,不光是铁栅栏关闭还设有路障。回,抱着7分甜杨枝甘捞在徐娘记吃个菜煎饼,再到手佳推拿、烧麻鸭、做瑜伽。
今日上海全市社会面清零,臭臭小区排班,一户一周可以派一个人出去两小时买东西。不能再拖了,也就夕阳红们还有钱有闲唱唱歌,年轻人太难。好婆已经关闭10个月了,房租高昂是压垮他们的致命一击,老板在帮朋友烤羊肉串。当年多拽啊,可称网红,半数菜品要提前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