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没意见

一早划手机:H在新加坡,拍了下半截马路上半截墙,T补充“过过啦是胡卡”;辛夷去徒弟那里检查观鸟作业,虽然作业荒废了,徒弟在德国巡捕房原址整了个警察博物馆;吉米转发牛人从贝宁孔子学院支教骑车回中国,骑行一公里,得到赞助1美元,为一个小村庄挖水井建太阳能电站;晓茉为了穿婚纱美美的,每日去野游1.5小时,口号身体瘦瘦瘦钱包鼓鼓鼓;汪师傅郁闷保修时客户总是分不清东芝还是日立,确实遥控器都是白色都是五个按键;保镖在凤凰感叹,天下乌鸦一般黑,各种古镇古城一样无聊;小汤随爱德去腾冲,现在都资助未来工程师项目了,又对e万行动项目进行探访;小蕊在练字,柳体写的相当不错。。。

下午去拿美金刚,再送去疗养院,老爷子要换个高一点的拐棍,找出来一罐紫米紫薯粉。过期一年了,不舍得扔,那再给你买点什么粉粉?李师傅说现在吃饭比较固定,主食早上一碗粥一个包子,中午一碗面条,晚上也是一碗粥一个馒头。如此老爷子99%没意见,1%没吃饱有点怨气,那就维持现状吧,吃的爽回头倒找,反而亏大了。

聊天,老爷子口口声声我现在不馋,又不是没得吃的时候,什么时候没得吃?还是在农村,不过溧阳也是鱼米之乡嘛,收了稻子还是会自家先留,加上瓜果鱼虾,有的吃。

滴滴去的时候看见梅花谷荷花开了,骑哈喽单车看看,还比较稀疏。到中山门堵车都挤在慢车道上,哈喽刹车不灵,旁边电瓶车一逼,撞在停着的汽车后屁股上了。

南京有个芥子园

办了旅游卡,看看有个芥子园没去过,骑车子从龙蟠路拐弯抹角找到。老门东我从拆迁一直溜达到现在,不错,游人如织了。三条营口满满绿植,紫色喇叭花爬在墙上,依然有许多文艺清新的小店。我扑街骨折的小牌坊口,有个人也踉跄一下。

主要看芥子园,很早就听过阿婆叨叨《芥子园画谱》,竟然不知道李渔这个小老儿也是南北遍游,从杭州到南京住了20年。有两个馆一个介绍李渔平生一个介绍芥子园画谱,有墨迹未干的刻板。逛一圈水面回廊和亭台楼阁,就是个普通的江南园林,大芭蕉叶好看,园子就文气了。

又找去蒋寿山旧居,关着,罢了原汁原味的已经看过。还有个越剧博物馆,陈列着竺水招筱水招等穿过用过的东西,并不看剧,小时候阿姨经常说说说的也耳熟能详。句号是主街上的豆花坊,每次必吃,今天加了榴莲千层。

奔回家烧饭,中午吃煎馄饨晚上以素为主,青椒炒黄瓜、虾皮烧豆腐和蒜末豇豆。